浅说我、我执和无我
重要的哲学课题 —— 什么是我?
什么是我?这一直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话题,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无一未尝思考过这个重要问题,并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学说,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“我思故我在”,《世说新语》中的“我与我周旋久,宁作我!”,古希腊的箴言“认识你自己”。古印度时期的哲学思想自然也包括这个重要的问题,什么是我?不过这里有一个隐含的概念,值得讨论的其实是真实的我(或说实我,真我),而不是假我,但也不能不区分两者。
生活中的假我和实我
生活中虽然大家天天都在用“我”,也在说“我”,但是对于“什么是我”这个话题却少有研究和探索。即便如此,生活中也还是有很多“假我”和“真我”的概念,比如照片中的“我”是“假我”,虽然不妨碍我们用来思念或想念某人,但却也知道照片中的某人,不是真实的人。真实的“我”必须是一个有呼吸的、有心跳的人,最好还能活蹦乱跳的。
佛学上的假我和实我
佛法上中的我,也经常分为“假我”和“实我”两个概念,假我是一个虚假的、幻象的我。实我则是一个真实的我。和一般笼统的概念不同,佛学上实我是有一个又清晰且明确的定义,这个定义也是古印度各宗教共同奉行的一个原则了。
实的定义:“常”和“一”。常的意思,恒常不变,过去,现在,未来都如此,任何地点,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发生改变;始终保持“整体”或“单一”的不变,后面这点即是“一”的定义,不能被分割、被拆解,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样子。
我的定义:“主宰”,或说“自在”。即是一个能够主动控制、自由自在的个体。自主控制表示不需要依赖任务的条件,自由自在表示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、束缚。这听起来和现代哲学上的“自由意志”有类似之处。
实我的定义:就是以上的“实”和“我”的合称了,即一个“常”,“一”,“主宰”的个体了。而不满足这个条件的“我”,就不是“实我”,那就可以称之为“假我”了。建立了这个“实我”的概念后,再去看佛教经典里面的“非我”,“无我”有关的论述就会非常非常容易了。
身体不是我 —— 身见
以佛学上来说,众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这个身体当做(实)我了,而这也是佛学上首要破除的第一个错误的观点 —— 身见。经文中经常会进一步分析,身体不是我,意识(或念头)不是我。说身体不是我时,会进一步分析,手,脚,躯干等都不是我,里面的五脏六腑也不是我 —— 这点对于有现代医学背景的人理解起来是非常容易的,无论是手和脚,还是内部的器官,都可以发生改变甚至替代,生命依旧可以延续。所以没有一个是永恒不变的,即使是不生病,也会变大变老的,也还是有变化的。既然有变化,能变化,就不是符合“常”的概念,就不是(实)我了。
而意识不是我,也很容易理解,因为我们的想法随时都在发生改变,一会儿高兴,一会儿难过,一会儿想吃零食,一会儿想看电视……,这里的想法(念头),没有一个会持续不变,永恒不变,不仅会变,而且变化得非常迅猛,以至于一分钟内就可以出现几个,乃至几十个不同的想法。变来变去,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想法恒久不变了,再次对照“常”和“一”的定义,则很容易下结论说,意识也不是(实)我。
懂得了以上的道理即可破除部分“身见”,但是还有更深层的身见,下面继续说明。
百法和边见
以百法的总结来说,共有五种“不正见”,分别是“身见”,“边见”,“见取见”,“戒禁取见”,“邪见”。其中的“身见”是最常见的误解,也是最首要的应该被破除的观点,除此之外,还应该继续审查是否有其他四种不正确的见解。首先是另一个比较常见的误解 —— “边见”。
边见:落入两边的见解,一边是“常见”,另一边是“断见”。
常见:“常的一边”,即类似于其他宗教关于“灵魂”的概念,认为“灵魂可以永生”。
断见:“断的一边”,则是认为“人死如灯灭”,“一了百了”的错误观点,科学发达了以后,只认可物质世界的人,“断见”是普遍存在的错误见解了。而在以前,类似灵魂永在的“常见”是普遍存在的误解。
见取见:非果计果。
戒禁取见:非因计因。
后两个可以合并起来是说,无非是错误地理解了因果,因为因果是相对的关系,所以可以一并来说,分开来说反而不容易理解。最常见的例子依旧是“持牛戒”,“持狗戒”等 —— 某人因为有天眼,观察到一头牛死后升天了,即认为只要像牛一样生活,那么也就可以像牛一样,死后生天了。
这个例子在现代人来看好像很可笑,但在古印度,宗教非常发达,各种奇能异士也是非常多,他们各抒己见,再将自己的观点慢慢发展成一个宗派,最终乃至形成了古印度时期的96种宗派,而他们的见解总结起来,也有62类之多。而这62类异见中,多数又属于这类“非果计果,非因计因”的分类了。这96种宗派的多数到现在都消失了,少数被融入了其他的宗教,但某些见解依旧是存在的。例如提到人类的起源 —— 无论是女娲造人说,还是梵天造世说,或神造世界说等,这类说法都不符合佛教的因缘法,因此都可以算做是第五类的“邪见”了。
邪见:其他任何错误的见解。佛教的核心即是因缘法,所以可以归纳说,排除了上面专门提出来的四种错误的见解,其他的一切不符合佛法的见解,都归入此类了。
按照现代分类的方法,或许可以叫做“其他邪见”。其中也有典型例子,例如拔无因果(即不承认因果律的),不承认圣贤的存在(如否定释迦牟尼成佛,否定阿罗汉能解脱,否定他人可以成佛成阿罗汉的等等),否定通过圣道修行必得圣果,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误解 —— 如恶取空,“梵我一如”等观点都属于“邪见”了。
我执 = 分别我执 + 俱生我执
我执:即认为有一个“实我”的存在。看懂了上面的论述,就可以破除“身见”的错误观点了,但这还不是“无我”,因为还有“我执”。根据唯识学的分类来说,“我执”进一步又可以分为“分别我执”和“俱生我执”。
分别我执:即受到了后天的错误的教育而生起的关于“我”的错误见解 —— 如身见,边见。这里的错误教育即不符合佛法(主要指因缘法)。分别我执只会在第六识(意识)上有作用。因此通过理论上的学习,正确了解没有一个“实我”后,即可破除“分别我执”了。
俱生我执:与身俱来的我执。只要有身体的存在,就会产生俱生我执。再深入一点,用唯识学来解释,即是第七识(末那)自始至终都会错误地认为第八识(阿赖耶)为内在的我,因此产生了俱生我执。只要有我执,就是有漏,就会引发贪爱,生起烦恼,深陷轮回。
关于理解俱生我执这点非常非常关键,它可以用来解释好几个重要的问题。
第一个问题 —— 动物有我执吗?
问:为何动物们没有受过后天教育也会有我执呢?
虽然动物们不受教育不会有“分别我执”,但动物们都还会有与身俱来的“俱生我执”,因此动物们也会有贪嗔痴,会继续造恶业和轮回。
第二个问题:为何学佛许久也没有证悟”无我”?
问:为何我们学佛很久,也听懂了很多道理,却还是无法证悟“无我”呢?或者说,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“无我”的知见,也破除了很多错误的观点,但为何依然做不到“无我”呢?
原因是,通过学习佛法上的正确知见只能破除“分别我执”,不再把身体当我,不再把想法、观念当我,也不认为有一个“实我”存在。但是产生“俱生我执”的第七末那识,它的染污作用却像影子一样始终纠缠着第六识(意识),令我们时时刻刻产生“我执”,继而引发贪爱,生起烦恼。好比用现代心理学来说,“我执”还存在于“潜意识”里面。
而对治这种“俱生我执”的最直接的办法,即是运用第六意识升起“无我的胜解”,用强大的“慧心所”(智慧)来对治它,来反制它的染污作用。这也是禅宗所推崇的觉察功夫,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如果能够时刻保持觉察,就能及时反制被第七识染污的作用。久而久之,从量变达成质变,即可“见道”了,也就是证悟、证果了。
至少是初果须陀洹 —— 伏住第七末那识对第六意识的染污作用,此时粗重的贪嗔痴现行也会被断除了,但依旧会有微细的贪嗔痴,因为第七识本身的“我执”作用还在 —— 还需要继续努力对治,直到第七识上的“俱生我执”被彻底断除了 —— 即此时的第七识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,不再认第八识(阿赖耶识)为内我了,不再是“我执”的状态了,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、彻底的“无我” —— 即证阿罗汉了。
再说“无我的胜解”虽然是最为直接的反制第七识染污第六识的办法,但如果对于“无我”的理解总是似懂非懂时,也没关系,不用死磕。佛教里面通行的各种修法,各种功课(念佛,诵经,拜佛,拜忏,打坐等),只要运用得当。再加上对佛教和方法的信心,持续不断地努力,最终也会达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,达到伏住和断除俱生我执的最终效果,从而证悟和达到彻底的“无我”。
总结下证果
对于认真学佛的人来说,应该要对证果有所了解,否则如何制定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呢?又如何对照和会通经典中各种各样的圣贤境界呢?当有人宣称自己的“证悟”时,又如何客观评判呢?简略地介绍下我执和证果的关系 —— 顺便一提,这样也可以会通到南传上座部了,因为从我执的角度来说,两者的目标和路径都是一致的。
初果,须陀洹果:
断除分别我执。此分别我执仅在第六识(意识)上有。
伏住俱生我执在第六识(意识)上的染污作用(现行)。
断除粗重的贪嗔痴。
二果、三果:
渐伏俱生我执在第七识(末那)上的染污作用(种子)。
渐伏微细的贪嗔痴。
四果,阿罗汉果:
断除俱生我执在第七识(末那)上的染污作用(种子)。
断除一切贪嗔痴。
若以菩提道来说,大约初果可以对应初地,只是菩提道在初地还需要破除“分别法执”(所知障),以及伏住“俱生法执”在第六识(意识)上的现行;阿罗汉果则可以对应八地菩萨,伏住第七识上的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而不起现行,任运不起,就无需加功用行去对治了;或对应到佛果,因为只有佛果位才是彻底断除了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了。
谢谢阅读。
愚夫合十。